會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是,我跟另一半(Ray)時常因為「想要改變對方」而有所爭執,尤其當對方都認為彼此是對的時候,特別會討論到不歡而散!這樣的狀況,出現蠻多次了。我就在思考,難道只有我們會發生這種事情嗎?還是其他對情侶也會碰到類似的狀況?
因此,希望透過文章的整理,讓自己重新去檢視關係互動的本質,同時也想藉由這樣的經驗分享,讓大家遇到類似的情形,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看待。

故事的開始
前段時間,我跟Ray在聊自媒體的經營上有所分歧,我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,喜歡思考很多可能性,對於討論的目的,可能只是激發靈感。但這個過程,對於Ray而言,是一種浪費時間,他喜歡有效率的討論,想像性的東西做不出來,或者偏離市場需求,就有點不切實際。因此,他常常試圖糾正或指導我,希望我可以更符合現實狀況。
但我其實也很困惑,並表達「你不用幫我解決問題」,我只是想要分享,你傾聽就好了!可是這時候就會陷入一種困境,因為就他而言如果只是傾聽,但不能發表他自己的想法,那他在傾聽的過程就變得沒有意義,甚至心中還會有一點委屈。如果他要發表自己的想法時,我又時常感受到對方的指導語氣,然後觀點又非常犀利,一針會見血的那種,所以我就很不喜歡聽他講的意見。
最後就演變成,我會不斷要求他,你就好好聽,如果要分享意見就用平輩的語氣。可是Ray這時候,反而會說,在外面職場哪有人在那邊好好講話,都馬是直接切入重點,這樣講話比較有效率,願意跟你講問題的點,感激就來不及了。
我們都想要對方改變
我希望Ray講話可以婉轉一點,內容可以參雜一些肯定,不要劈頭就講哪些地方應該修正,如果做不到,那就傾聽就好,因為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,我只是想要分享心得。
如果這時候糾結在,各自說話的內容有沒有道理,我相信肯定很有道理。因為我的職場面對很多精神個案,他們講話時常沒有主軸,也很常講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,如果這時候我直接打斷他們,要跟他們討論非常有效率或該怎麼執行的問題,我想對方應該很快不會想要跟我談,甚至會覺得我給他們帶來壓力。
那對於Ray而言,他在企業工作,需要面對客戶跟老闆,他們想要聽到的內容當然是,做什麼有效果?該怎麼執行?而且時間緊迫的情況下,誰會好好的聽你講完那些心路歷程,你告訴我重點就好!
你希望他改變的行為,真的是他需要的嗎?
因此,在彼此的世界觀裡,都覺得這樣的講話模式,有其重要性!我會要求Ray改變,因為這樣講話都不知道得罪多少人,而Ray希望我更實際一點,對於空泛性的討論,或者作品創作沒有回應市場需求,應該修正。
我們都有各自的論點,支持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。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是,我們要求對方改變的樣子,其實回到各自的職場上,可能都不太管用!甚至反過來思考,如果他的行為不好,應該被更正,那這個行為早就被淘汰了,如果存在到現在,一定有它的道理。
所以我們希望對方改變的這個行為,真的是對方所需要的嗎?還是說,對方不改變的那個行為,被我們包裝成「我是為了你好」,但實際上「是為了自己好」,因為那個行為正困擾著我!
探索自己內在的需求
如果用我自己的例子來講,我在經營自媒體這件事,是我生涯中新的嘗試,我有很多不確定性,所以在分享討論的時候,其實我的內在需求是,想要被肯定跟被認同,我想要Ray看見我所做的努力。可是對於他而言,同樣是希望我自媒體經營得更好,所以他想要給我更有策略性的建議,而這些內容往往會被我解讀成,否定或者不認同!
更糟糕的是,我會把這種「不認同等價於不愛我」,但其實這是兩件事情。可是當對方踩到那個點,彷彿被觸碰到什麼開關,排山倒海的情緒就會淹沒過來,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的自我懷疑。如果這時候,對方要跟我討論什麼道理或意見,其實我是聽不下去的。
歸根究底,為什麼會有這種混淆呢?可能是源自於小時候的教養模式,「你要表現好,我才會愛你」,一種有條件式的愛。所以漸漸的,我學會一件事情是:
「我表現好的時候,我就值得被愛,反之,我表現不好的時候,就不值得被愛!」
久而久之,自我價值就會越來越混淆,因為同樣的行為在別人身上,是被肯定的,但換到另外一個人身上,卻不被鼓勵,可是,當這兩個人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時,我的價值感在這一刻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窘境。

我們有沒有誤把:需要當作愛
所以回到最一開始,我希望Ray改變講話的方式,其實是源自於我的內在需求不被滿足,因為我無法肯定自己,希望藉由他人的肯定來認同自己。雖然當下的我其實很難意識到這件事情,甚至還會生氣,明明「是為了你好」。如果我能夠開始練習欣賞自己與認同自己,在面對質疑的時候,或許就不會被自我懷疑的聲音淹沒,同時我的立場也會從被動轉為主動,不用仰賴別人來建立自己的價值感。
當我從需要別人給予,變成自給自足時,心就自由了。
我很喜歡的一本書《為自己出征》中有提到一句話「你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愛」,如果我們一直關注在自己匱乏的需求上,其實就很容易忽略站在對面的那個人,因為光滿足自己的需求就來不及了,怎麼還有心思去照顧到別人。如果我們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,就不用再想方設法地從別人身上來獲取這份需要,而這時候我們對自己有多少的愛,反之就越有能力去愛別人。
Ray好機車
不許你這麼說自己!
我看到中間段就想到《為自己出征》了
《為自己出征》真的是一本好書,我很像裡面的武士
Ray是不是理工男(來亂
你跟我有一模一樣的想法XD~但他是文組出生,雖然現在在理工的環境上班